9月5-6日,由中国建设报社和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安装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协办,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第十七届中国建筑企业高峰论坛在甘肃省召开。来自全国建筑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建筑业发展前景,共商建筑业发展大计。
+金融系统资金+企业技术’模式打开市场,三是可以利用中国高新科技成果输出方式在‘走出去’时站稳脚跟,四是在发展中输出中国技术、标准和价值观,拓展永续发展空间。”对于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树立中国“绿色建造”品牌,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瞿羌军表示:“要实现‘绿色丝路’发展目标,建筑业企业一要理念先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新技术、环保绿色材料的应用,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努力打造高品质企业品牌。二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技术、懂管理,又要熟悉环保法律法规。三是推进绿色贸易。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在项目所在地承接项目,不仅要给所在国政府带去实惠、给当地人民提供就业岗位,还要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王兴平从设计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绿色丝路、绿色建造的前提是绿色设计,要做到绿色设计,一要做适应性设计,所有的设计要跟‘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二要做适宜性设计,要针对当地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设计;三是要做适用性设计,最高标准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设计要兼顾适用性。”周月萍则认为:“建筑业企业要打造绿色建造品牌,必须坚守环保底线;要做好防范措施,控制风险,必要时可以选择与仲裁机构合作;要融入当地,了解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尊重当地历史和文化。”
“智领先机”专题论坛,聚焦“技术+管理”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转型这一话题。在论坛上,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卢春亭首先在演讲中表示:“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要求企业具备计划管理能力、设计与深化设计管理能力、合约与采购管理能力、专业分包管理能力、公共资源管理能力和信息与沟通管理能力。而这六种能力的构建形成,均建立在企业拥有和掌握的技术能力这个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上。”安徽建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鹏飞,通过对企业智慧化工地安全管控平台的分享,提出了“智慧化工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的观点。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张守峰分析了对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看法:“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应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其发展模式应逐渐从装配式结构向装配化装修过渡。”
在对如何借助技术创新助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讨论中,卢春亭提出:“BIM与装配式的结合,在未来必将会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真正实现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全管理是重要一环。对此,甘肃长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永福分享道:“要实现安全生产,一要强化安全的意识,不仅要在安全管理上形成理念,更要不断加大投入;二要确立安全生产目标,要‘视隐患为事故’;三要做好安全风险管控。”王鹏飞则补充说:“信息化技术手段是安全管控的必由之路。”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提提表示:“信息化技术要为企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集成应用是关键。信息化技术的核心应该是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企业所有的管理手段都要基于数据自动化、智能化分析得出的结果。这将为企业管理带来三个结果:一是同步,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可以让项目一线和最高决策者信息保持同步。二是标准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保证所有的管理流程实现标准化。三是可预测,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可以对管理行为、结果进行预测。”